華為服務器用的鯤鵬CPU與英特爾至強CPU,性能到底有多大差距?
公布的耗時:2020-06-19 07:43:01
前不久,中國移動2020年PC服務器招標結果公布,華為以32%的份額位居第二,而作為世界最大PC服務器廠商的聯想出局,在網友一片叫好聲中,也有不少人問道:華為基于ARM的鯤鵬在性能上與英特爾的至強有多大的差距?
實際上,問這個問題的人,潛意識里已經把華為服務器的CPU,或者將基于ARM架構的CPU都列入了低性能行列。
這個問題在中國目前的境況下是一個問題,從長遠來看,這將不會是一個問題。
在鯤鵬920出來不久的時候,有人將它與英特爾Xeon E5-2630 V3用超圖GIS基礎軟件產品進行測試對比,測試結果至強在單線程具有一點優勢,但是在多線程上耗時明顯比鯤鵬多得多。
從整個服務器CPU的發展歷史來看,ARM和X86的競爭歷史也不僅僅是華為追趕英特爾的這十多年。
CPU的指令集架構分為CICS(復雜指令集)和RISC(精簡指令集)兩類。CISC就是以intel和AMD為代表的X86架構,而RISC則包括ARM、MIPS、PowerPC等架構。
在硬件上CISC處理的是不等長的指令集,相比于執行等精簡指令的RISC,CISC在并行處理方面具有明顯優勢。但是RISC在硬件層面需要較少的晶體管,因而它的制造工藝簡單,成本也更低。
但是從性能上來說,CISC和RISC卻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。在上世紀90年代 IBM的Power PC處理器性能多數情況下超過了同期最快的X86 CPU,而且蘋果當年的macintosh計算機使用的Power PC處理器,其性能也不低于X86計算機。
在2005年英特爾X86處理器進入服務器行業之前,整個大型機和小型機基本是IRISC的天下,主要有IBM的POWER系列、HP的interity系列、SUN小機等。
ARM在主流戰場f未與英特爾和IBM交過手,它給我們的印象是多用于消費電子產品上,比如便攜式設備(PDA、手機、MP3、游戲機等)、電腦外設(硬盤、路由器)等設備上,然而,它還被一些國家用在軍用設施上,比如導彈的彈載計算機。